lunes, 5 de noviembre de 2007

天馬茶坊的觀後感

天馬茶坊是發生二二八事件的主要地點,老實說看到影片最後才知道那位在茶坊門口賣菸的便是林江邁,而茶房聚集的知識份子們,常常討時事,從上海歸國學音樂的進勇,帶回祖國的[國歌]唱片,也引起眾人對祖國的心儀與響往,可以說在戰前的寫照,然而一方面對日本人的態度還是投其所好,像是在店門口畫上英國美國國旗讓大家踩踏,來代表對天皇效忠。
到了戰勝後,劇團為表演做的幸福進行曲以及台灣光復歌,都能表現出台灣人民的期盼,而接收的官員聽不懂台語,要求說上海話,基本上在這點上日本人就較能將心比心,學語言非一天能成,日本在皇民化運動時才要求台灣人民講日語,也並非硬性要求,另一方面這群官員們,在大陸所面對的敵人就是講日文的人,來到台灣還聽到日文,心中不滿,片中的小寶警官便下手殺了那位總督,再者的差別便是,日人的警察不會帶槍,國民政府的官員隨身帶槍,這也是代表對台灣的不信任跟沒安全感。
片中也演到了物價上漲,女主角父親為此屯米,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林江邁女士也為此鋌而走險賣私煙,文化的差距、語言的隔閡、官員的素質、物價的飛揚,總總的原因到了二二八,一切都爆發,片中也至此結束,留下不完整的結局令我們深省。

sábado, 3 de noviembre de 2007

皇帝如何使自己偉大


朱元璋像

在中國延續了兩千一百多年的皇帝制度,所謂"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皇帝在政治上為治之理的帝王,道德上的表率,更是天下的家長,那黃帝一詞從何而來?
皇帝一詞始於秦始皇,秦王於西元二二一年統一天下,為此他召群臣議之稱號,眾人推薦泰皇一詞,秦王不滿因此自行將泰皇改成了皇帝一詞,作為他人間君王的稱號,帶有人君神格化的意思,而加強君主的威性靠著幾點方式。
採用五德終始說,宣傳秦得天下的合法性,沿用古老的天命說,秦乃承運而興加上天命,秦始皇才是真正的奉天承運的帝王,多少帶有神化君主的意思,中國的皇帝幾無不借助神話神化自己。
郡縣制的實施,秦始皇採用李斯主張,利用郡縣制,透過層級的官僚行政,置編戶其民於皇帝的直接統治之下。
另外還有一套極為複雜的宮室、輿服、宗廟、陵寢和禮儀制度,這些制度無非用來顯示和維護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形象,秦始皇盛修宮室,據說再關中就有三百所,宮室不大,無以重天子之威,朝廷之上,為顯示帝王的尊嚴和威儀,君臣之間有一定的禮節,皇帝之貴也表現在外出的排場上,秦始皇位後世帝王立下一個先例便是預修陵墓,漢代的陵園制度更不僅是帝王安息之所,更是漢家天子控制天下豪強的一種手段。

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特色

一、 中國官制往往是由內而外,內朝因皇地信任漸漸擴大而轉成外朝,新內朝勢力再生,從中國的宰相制度便能很清楚的得知。
二、 官制的重複而有疊床架屋之弊,如六部及九寺,六部之職掌大抵與九寺重複,唐代杜佑曾批:「舊名不廢,新職日加。」這種狀況到了宋朝更為顯著,造成冗員既多,浪費資源。
三、 受學術思想的影響,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因此儒家對官制影響日益深刻,六朝時代用"周禮改制",唐代時所撰"大唐六典"其內容時為仿周禮,再者王安石變法,也是以周禮為藍本。
四、 中央和地方的抗衡,中國雖為統一國家,但中央集權力量薄弱,地方分權趨勢強。
五、 官隨人轉,當權力集中於某一人身上時,那人所居官位則此官職便為重要,取決於何人做官,例如:曹操。

jueves, 1 de noviembre de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