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eves, 27 de marzo de 2008

《台灣史學50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

本書介紹
書名:台灣史學50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
作者:王晴佳。
祖籍蘇州,生於上海。1980年代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士、碩士,師於大陸研究西方古代史學史的權威郭聖銘教授,專攻西方希臘羅馬史學史,1987年赴美深造,於Syracuse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繼續專研西方史學理論,1992年取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羅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範圍為比較史學史、比較文化史及史學理論。
出版社: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02年8月
發行: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些公司城邦分公司
發行地:台北,香港,馬新
相關著作:《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台北:允晨,1998)、《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與古偉瀛合著,台北:巨流,2000)、 ”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 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 (Albany: SUNY Press, 2001)、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2)。
相關推薦:
許倬雲序言,此書分為三個階段,指出由史料學為主流,轉變為以社會科學處理歷史,兒在最近則以本土歷史為顯學,本書作者由閱讀史學研究及訪問有關學者,取得此結論,他的觀察,能夠掌握台灣學術發展的大方向。

本書內容

本書可分為三部份,也將台灣史學發展分為三部份,大約略述於下:
第一部份,科學傳統的建立
第一代的背景是在大陸,開始展開長期的演變,中國的傳統史學受限於兩個使命,一是以褒貶人物,強化儒家行為倫理,另一是研究典章制度,而這一時期的中國人正處於大量吸收外來文化,而把自身文化貶低的時期,要是中國人仍然相信自身文化思想的優越,外來的文化就只能成為補充、點綴的角色。[1]
第一代的人物主要有,康有為,他認為政治、社會改革的必要性,但仍然需要借助舊有的形式,如對進化論的闡說;嚴復等人的譯介、提倡,進化論在19世紀晚期被不少中國人接受;梁啟超創辦的《新史學》影響深遠,他以「新」史家自命,從《新史學》本質上看來是科學史學,他提出史學的本質的定義,其一歷史者,敘述進化之現象也,其二,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也,其三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他認為人類歷史的進化背後都有一種通則或規律,他所信奉的是一種進化史觀。[2]
到了二十世紀的初期胡適先生提出,用現代哲學去重新解釋中國古代哲學,又用中國固有的哲學去解釋現代哲學,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哲學家和哲學研究再運用思考與研究的新方法與工具時才能感到心安理得。[3]從梁啟超到胡適中國的科學史學轉變至史料學派,後起人也有傅斯年,顧頡剛等,他們透過對文獻史料的考證,讓人門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上重新認識中國的歷史。
在國民黨政府轉入台灣,史料學派儼然成為台灣史學的正統,後其影響的人有錢穆等人。
第二部份,科學史學的轉折,1960年代中期至1987年
1960後錢穆史學在台灣史學界的影響甚大,另外這時期的史學工作者,致力於將歐美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引入台灣的歷史研究,台灣學術界那時受到西方學術很大的影響,這些人被王老師所稱做為第二代,
代表以許倬雲和陶晉生為主,其中許倬雲回台灣後,擔任台大歷史系主任多年,與胡佛、李亦園、楊國樞等人創辦《思與言》雜誌,他們認為史學不僅要敘述,而且要解釋[4];而陶晉生與他父親陶希聖所創辦的《食貨月刊》,他認為社會科學家就其所研究的部門作歷史的探討,是常有的或必要的工作。歷史學家或有意或無意,藉助於社會科學以期解釋歷史上的事件和問題,也是常有或必要的事,[5]而《食貨月刊》的創辦也代表著台灣史學研究的題目,漸由國家政治軍事及典章制度,轉變為社會經濟等話題,此時的史學工作者也有許多致力於提昇民間社會的主體性,重視考察社會各層面之間的聯繫以求獲得一種比較整體的認識。[6]
第三部份,走向民族認同1987年至2000年
第三部分談到,當國民政府遷台後,當發現回去大陸無望,漸漸的在台灣發展,而歷史的研究,也漸漸的從中國史轉變到台灣史,在研究台灣史,發現,台灣的研究都不是台灣人所做的,譬如,早期的伊能嘉矩,日本人對台灣的原住民的研究,以及後山的研究也不勝枚舉,而台灣早期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最大的敗筆便是戒嚴,許多史學家必須以史料作掩護,直到戒嚴後台灣史研究才獲得自由,連二二八事件也得以討論。
而最後討論到台灣的認同,對於目前我們是台灣人或者是漢人,這問題一值無法有答案,以及台灣的本土教學,對於客家人,閩南人,等等的,原住民文化,這些都值得再談,作者做了結論,認為台灣史學界二十一世紀的走向會是台灣內外政治的研究。
[1] 《台灣史學50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2002,8)頁5
[2]《台灣史學50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2002,8),頁7
[3] 同上,頁13
[4] <史學可走之路>,《思與言》,(1964,11) 頁2
[5] 《台灣史學50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2002,8)頁60
[6] 同上,頁85

Different between Sunni and Shi’ah

目前全世界的穆斯林主要分屬於什葉派(Shi’ah)與遜尼派(Sunni)兩大派別。其中什葉派佔10%,遜尼派佔90%。除伊朗、伊拉克及巴林等少數國家外,大都為遜尼派。穆罕默德過世後,由於沒有指定繼承人,因此對繼承人該由何者擔任產生爭論。其中主張擁護穆罕默德姪兒兼女婿阿里及其後裔為「哈里發」者(執掌政教大權者,原意為代理者、繼任人),後來形成「什葉派」。而主張經由協商和共識而選舉哈里發者,則形成遜尼派。
Now the world Muslin believe in Shi’ah and Sunni, Shi’ah is about 10%, Sunni is about 90%, expect Iran, Iraq, Bahrain, most of people believe in Sunni. It is because after Muhammad passed away, didn’t assign an heir, so lots of Muslin fight about the heir who will be, the Shi’ah believe must be child from Muhammad, then the Sunni believe should be consult and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絕地再生「The Island」觀後感

故事背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中葉,人類的生命演化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限,人類壽命的延長與防老抗病都有全新的研究與突破,在這個時代裡,每一個人都住在被嚴格控管、安全無虞的的都會環境裡,食衣住行樣樣都由中央提供,每天早上起床都有固定的檢查,有人體重過重早餐就會被減少等等,沒有戰爭也沒有傳染病,每一個人都活得健康而且長壽,而在情感方面也被限制的很嚴格,若有太接近的的動作就會被馬上制止。因為他們被告知,在歷經一場生態浩劫之後,除了居住在這裡的生還者以外,全世界的人類都不幸喪生,而小島就是地球僅存未受污染的人間淨土。

不過這裡的每個住民都嚮往前往「小島」,據說它是烏托邦一般的天堂,只有被選上的人才可以到「小島」上一探究竟,另外就是懷孕要生的婦女,林肯(伊旺麥奎格飾)很幸運地被選上了,但是林肯近來卻一直做同一個無法解釋的惡夢,對這個受到嚴格監控的生活環境產生極大的懷疑,但是他卻完全沒想到,那就是他生活的一切都是個謊言,其實包括他和喬丹在內的所有居民,最後都難逃一死,而他們死後的價值遠比生前更高。原來他們全都是原生人類的複製人,經過精心培育,負責為他們的人類本尊提供各種身體器官零件。

當林肯得知他的身體隨時都會被肢解做為修護零件,他就和一名同為複製人的美麗年輕女子裘丹杜黛塔(史嘉蕾喬韓森飾)冒險一起逃走。他們必須逃出人類派出來追殺,最後並要和將他們一手複製出來的主人展開一場大決鬥。而林肯與喬丹則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活下去。

林肯到最後遇到了原本複製把他複製出來的原本主人,發現跟對方一模一樣,他希望能從原本主人身上得到幫忙,而其實本尊並不想幫他,因為本尊需要複製人的器官移植,原來這些人複製人被創造出來,是一種保險,被用來當本尊身體器官有問題時,隨時被移植,而所謂的小島,就是將這些複製人器官拔除的地方,本尊與複製人的打鬥,複製人贏了,並且回到原本地方,將所有倖存的複製人都救出來,而這組織發現事情敗露,把許多還在培育階段的複製人全部毀滅,把證據都銷毀逃掉。

看完這部影片後,第一個想法是,哪天我們也該不會成為林肯那樣,其實是一個複製人,或者是製造出一個複製人作為自己的保險,這片最主要的主題便是探討複製人的人權,如今社會科學如此發達,也都還沒開始有複製人的出現,但若是哪天有複製人的出現,複製人的人權該要如何去判斷呢?科技的發展,其實是挑戰著人類的固有道德倫理。

而片中其實在製造出複製人後是使用某種技術讓複製人快速生長,其中的組織只把複製人當成一種物品,並不把複製人當成人類看待,當哪天我們也有這樣的技術時,你我會去買"保險"來替換當舊器官無法使用時的替代嗎?當看到跟你一樣的人出現,而他的存在只是未了某部份的器官,這樣的行為應該是被否定的。
個人是傾向若是複製技術能如此發展,為何不使用只複製身體的器官某部份,這樣的話所引起的爭議也會比較少,而被複製出的那器官也沒有思考能力,或許這樣不會有殺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感覺。